分享

与自杀为伴


文/本刊记者 路瑞海


blob.png


这是接线员陈琪当天在接线室的工位:一张办公桌,两边用壁板隔开。同面对面的心理咨询不同,“电话沟通时无法看到对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,更需要精神高度集中。”干预中心主任王绍礼介绍道。


心理干预行业,面临着经济、知识和从业者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挑战,以及社会意识和法律配套的不完善。只有在每年9月10日的“世界预防自杀日”,他们才能短暂“风光”地被关注。


对中国人来说,抑郁症、自杀意念,仍是当面难以启齿的,热线隐蔽性和私密性强,更容易让人真正敞开心扉,比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方便得多。


王景娜是在工作两个月后,接到一个患重度抑郁症的人站在楼顶上打来的电话。后者只想问一个“技术性问题”——她站的楼层跳下去是不是肯定会死,她非常焦虑,只允许接线员至多说三句话。王景娜潜能被激发出来,从三句话说到30分钟,最后让女孩放弃了自杀的念头。“当她准备挂电话时,我不敢就这么挂了,于是跟她约了一个随访。”针对高危来电,热线接到电话后24小时第一次随访,一周和一个月后再随访。如果还有自杀可能,就按照这个程序重新做。“我希望她能答应我在随访之前不做伤害自己的事。”这个看似简单的承诺,就像加了一个小小的钩子,钩住来电者求生的欲望。


干预热线是全社会保障网络中新的组成部分,给人们的人生旅程增加了一个好用的备胎,能在必要的时候救急,正像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所宣扬的那样,“每个人都是百分之百”,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去百分之百地努力救助。更重要的是,每个生命都值得百分之百地投入生活。


完整内容请见《Lens》杂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