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
看着人们如其所是


文/王小竹 娄军

 

1488526463208072722.png


图说:是枝裕和走到窗前打电话,他的日程排得很密。相对于整个社会处于上升期的上一代人,是枝裕和更多地感知到自己这代走到中年者的困顿。多年纪录片拍摄的经历,使他熟知日本社会在灯红酒绿下的各类病症,在电影中,转化为一个个有一点黯淡又有一点亮光的故事。


他当下最想拍的故事,和父亲有关。“我父亲是在台湾出生,在那里度过高中后就被征兵入伍,到了中国大陆,但是被苏联打败了,去了西伯利亚,经历了三年的劳动。父亲的经历可以算做旁观了整个亚洲的一段历史,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去表现这段历史。”


日本有很多导演想拍战争题材,“都想到中国去拍。但是很难。”他说。他知道问题的敏感。但他说,“日本应该做点什么,因为日本一直回避这个问题。”


在东京的街头,并没有很多人能认出是枝裕和——被西方影评界视为“新日本电影新浪潮”(20世纪90 年代晚期)一代“思想最为严肃的导演”。他已经拍摄了九部故事片和更多的电视纪录片,在国际上屡屡获奖,不过在国内,他的电影却偶尔会登上“年度坏片”的排行榜。他擅长的家庭伦理片在日本的观众数量甚至不足法国的一半。“在日本,人们已经不把电影当回事了,看电影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件郑重其事的事情,电影已经沦为迪士尼乐园一样的娱乐项目了。”是枝裕和说。


他疼惜自己电影里的人物,终会给他们一个出口。在许多影片的结尾,他的人物都能敞开体内原始的温柔,是其所是,爱其所爱,面对生命之殇有所释怀。问题并没有解决,却不再是阴暗的死角,心房里,窗帘被拉开,有阳光照进来。是枝裕和说,我想看着人们如其所是,如此而已。


完整内容请见《Lens》杂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