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航MH17
文/胡阳潇潇
……
2014年7月23日至26日,荷兰分四次接回了共计227具棺木。四个下午,四场没有声音的仪式,从国王到平民,无数人连续四天出现在同样的地点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看似有条不紊的仪式其实是“临时抱佛脚”的:直到7月21日,荷兰首相仍对外表示,“全国哀悼日不是荷兰的传统”;即使在确定23日为全国哀悼日后,由谁、用怎样的仪式来迎接死者和进行哀悼,也缺乏成熟的制度规范。
最终,荷兰可谓完美地用仪式将尊严重新给付死者。其中涉及的几点做法颇值得深思:第一是无条件地以最高礼节迎接死者,军队、王室和最高行政机构悉数到场;第二是精准,八人一棺,一棺一灵车,没有丝毫匆忙和马虎;第三是自发,接机现场并不容许任何无关民众进入,但沿途等待的民众构成了悼念的重要部分;第四是勇气,荷兰人并没有将自己的悲伤转化为针对他人的意识形态攻击,而是一直着眼于维护人的最后尊严。而最后,是宁静。沉默是面对死亡最恰当的声音。因为他们的离开,也同时扯掉了我们自己身体上的一小块。
荷兰是一个小国,却因其对生命的尊重,赢得了世界的敬意。
……
关于那些恐怖的影像
文/任悦
这些年来,每每遇到惨烈的灾难,总有一个假想中的“受害人家属”被提及,他们是脆弱的,不能承受任何压力,他们需要被无微不至地关照。读者咒骂那些可怕的照片,理由就是这个“家属”不能接受。但是,沉浸在“新闻剧”里的我们却忘记了,谁也不是“受害人家属”,我们不能替他们作出决定。
在詹姆斯·纳切威的纪录片《战地摄影师》里,有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,在受害者家属撕心裂肺的痛哭中,纳切威沉稳地测光,如一个外科大夫般镇静。纪录片随后还有一段对话,来自受害者家属,他说自己接纳纳切威,因为这一切可怕的景象必须要让全世界看到。
……
如何去观看这种“近在咫尺”的死亡,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问题。BAGnews-Notes的迈克尔·肖认为,我们对可怕的灾难照片的容忍度已经发生了改变,旧的标准不再适用。究其原因,首先是“9·11”事件中源源不断的现场照片,这以后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,死亡不再是遥远的、抽象的,而是即刻的传真;而另一方面,美国娱乐产业中的血腥和暴力,也不亚于现实世界,它们是现实的镜像,同时也是对媒体净化新闻之后的一种变本加厉的补偿。
……
关于马航MH17航班坠机的报道,我看到一组照片流传甚广,作者是马格南的摄影师杰罗姆·塞西尼,很多人在他的照片中读到了安静和诗意,这激起了我的好奇,摄影师果真是此种用意?
……
毫无疑问,我们不能就此说图片编辑对恐怖的照片可以不做任何把关和筛选,让大家要睁大眼睛看那些灾难,更是说不出口。但是,就我自己而言,却越来越不能接受那些被过度加工、赋予意义的灾难现场,以及成为象征符号的死亡影像。我希望看到事件的原本。
有一百个灾难就有一百个施暴者,我们必须看清每一个细节,才能最终看清杀人者的面容。这恐怕就是照片的本来用途。把对惨案的描写化成一种泛泛的普遍象征,激发的同情和友爱顶多只能是一种自恋的、一厢情愿的表达。
完整内容请见《Lens》杂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