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逢岛 纪录片

分享



“爱情,代表的是人的尴尬、不知所措和无能”



今天又要安利一个老头子:89岁的德国作家马丁·瓦尔泽(Martin Walser),他还在写新的小说。


他的小说很多都是关于爱情的,又在里面交织着现代人的精神困境,尤以中产阶级和知识精英为代表。


他写过不少老男人和年轻女人的爱情,可以想象,他常常遭到那些女权主义者的批评。直到2007年,他在《恋爱中的男人》里写了歌德的故事:73岁的歌德,在参加一个异装舞会时,对19岁的少女乌尔丽克一见倾心。


这个时候,批评消失了。“大家都觉得,写得真好啊。因为是歌德嘛,歌德做什么都是优美的,都是好的。”他笑着对Lens回忆说。


1483084008623004629.png


写《恋爱中的男人》时,瓦尔泽比笔下的歌德年龄还要大一些,也享受着类似歌德“文学君主”的地位,他似乎很能体会歌德的心思,写作中,每天都被一些此前完全没有预料的东西牵引着,于是,只用了两个月,就把整本书写完了。


在瓦尔泽的笔下,德国人心中的大文豪,成了为爱情所苦恼的平凡人:歌德介意自己年龄和体能上的劣势,会在想象姑娘和其他男人出去约会时心烦气躁,也会刻意地保持自己的风度、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,以及通过赠诗等文字游戏,来展示自己不同于小鲜肉们的非凡魅力……


1483427215938004484.png

《恋爱中的男人》(2007)


虽然小说里也有描述歌德对法国大革命看法这类严肃信息,但最吸引读者的,显然还是爱情。小说出版后,瓦尔泽收到很多读者来信,都是来和他倾诉黄昏恋的。


不过,那些细节,大部分是瓦尔泽想象和杜撰的,以至于很多评论家试图去探究:瓦尔泽究竟多大程度上把自己放在了歌德身上。


还有人说,瓦尔泽晚年作品中性的成分越来越多,也许是因为越是老人,越要表现出年轻的感觉。


而在瓦尔泽看来,他写这样的故事,只是想说:人生注定无法摆脱一种真正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,即使通过写作,即使是伟大如歌德,也没有办法办到。


1483009160725023948.jpg



后来,瓦尔泽又写了一个跟爱情有关的长篇小说,叫《第十三章》。里面完全由一对男女的通信构成。他们各有自己的伴侣,两人之间的“爱情”纯粹是通过写信来表达。


“这一部毫无色情嫌疑,因为这两个人压根就不见面。”瓦尔泽说。


他们只是在一次聚会上遇见过。男人是一位作家,女人是神学教授。他主动给她写了信,表白,她礼貌地回了信……他们开始讲起各自的生活,说的最多的是自己的伴侣,一场坦白的竞赛,也是专属于他们俩的秘密冒险。直到她决心陪同患绝症的丈夫,去加拿大荒原上进行生命中最后一场骑行……


1483009173419065317.jpg


“这两个人的信件,其实就是一种叙事,就是你要讲述这个爱情。”瓦尔泽对Lens说,他曾经担心这种形式不受欢迎,结果,大家都认为他写出了一种超越了肉体之爱的纯粹爱情。


瓦尔泽说他从来都没有去写爱情,而是带着这种爱去写作。“我几百次地去叙述、叙述,讲爱情,但是没有办法来进行一个总结”。


在他看来,在任何情况下,爱情都应该是具有叙述性的: “如果‘爱’作为一个名词,那么我是没有办法去描述它的。爱只有是动词,才能够去叙说。”


停顿了一会后,他又说,“对我来说,爱代表的是人的尴尬,不知所措和无能。”


1483009190845092472.jpg



在“二战”后的德国文坛,马丁·瓦尔泽,和海因里希·伯尔、君特·格拉斯这两位“诺奖”获得者,称得上是“三驾马车”。


瓦尔泽的童年几乎是不断经历着灾难状态。当时家里有一个旅馆,但是父亲在商业上完全无能:每天热衷于写作、创作音乐……“生活的重任全部压在母亲身上,想方设法想要保住家里的生意让家里不至于破产。”


家里当时还有小的煤厂,大他两岁的哥哥对于煤炭的生意完全不感兴趣,所以少年时的瓦尔泽,就在一个仆从的帮助下运转煤站,去给人送煤、记账、和财政厅打交道……同时,还要去上学。


1483009202390069094.jpg



这种经历使他的一生都处在对贫穷的恐惧之中。大学学费也是靠给斯图加特电台写报道文章赚到的。为了尽快毕业,他用5个月时间就写完了博士论文,写的是卡夫卡。他也从卡夫卡那里开始学习写作小说。


他本来想一边工作一边写作,但后来身体支撑不住,病倒了,他就回到家乡博登湖,“找了一个特别便宜的住处,从此专心致志地写长篇小说。现在回过头来看,当时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。”


1483009226985057774.jpg


瓦尔泽的作品中经常有着大段大段的心理分析,初读容易没有耐心,但咀嚼几番后,你会觉得他像一位出色的心理医生。但瓦尔泽说,他其实只是试图把一些本来不美的东西写得很美:“在现实当中,有很多现象或者人物,它本身很肤浅、很单调、也很尴尬,但是你要把它写得很美。”


1483009232884019442.jpg


虽然已经89岁,瓦尔泽还在继续写作。“而且,我现在写的书,放在我更年轻的时候,是写不了的。比如说像《第十三章》这样的作品(85岁时写的),像《迸涌的泉水》(70岁时写的)……对我来说,一边写作,一边变老,是很自然的事情。”


(关于瓦尔泽更详细的报道,将刊登在《视觉011》上。)


1483009245730079688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