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逢岛 纪录片

分享



房子啊房子,年轻人还买不起,而中年人已经开始失去



城市为什么让人强大


1491790265467038948.jpg


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觉得,如今城里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。至少一些调查显示,相当多的人都有同感。


每天将暗搓搓的焦灼压下去、鼓起勇气投身于通勤的车流中已经够难了,如果得知某些城市的衰落结局已经被社会学家的研究数据稳稳坐实,由此导致的“丧颓感”就更别提了。


属于我们的城市之光难道还能更黯淡一点吗??

——如果是,你怎么办?


敢不敢“直面淋漓的鲜血”、听一听哥大社会学教授 萨斯基亚·萨森 讲述的城市的残酷物语?好消息是,对于真正的勇士,故事原本的黯淡收尾会变成一个开放结局。


1491790308274088584.png



“温和中产的好日子,

三十年前就结束了”


荷兰裔美国教授萨森,银发闪亮、一丝不乱,日耳曼式的凌厉气质让她一贯有话直说,“温和中产的好日子,三十年前就结束了。”


按照她的研究,近三十年来欧美大城市的中产们正在越过越穷。工资不断缩水,房价和生活成本却逐年高涨,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更便宜的地段搬移。


“他们的通勤时间因此变得更长,生活更加艰辛。由于青年无法负担房价,两三代人不得不无奈地挤在同一个屋檐下。”


1491790349998040908.jpg


然而,还有更惨的。


“底层中产和老实工人在近30年的经济发展中饱受折磨,债务已经开始夺取属于他们自己那间小房子了——这是一场真正的悲剧。”


1491790366753013325.jpg



铁打的CBD,流水的青春


与此同时,金融、科技方面的高学历青年才俊暂时混得风生水起。他们占据着城市的中心,出手阔绰,尽情享受着的体面薪水、高档办公区和豪华公寓。


不过,当你逐渐变老,开始拖家带口,却发现青春的“魔力加成”一旦失去,更加朝气蓬勃的后浪们会将你毫不留情地拍在沙滩上。


曼哈顿、华尔街、陆家嘴、CBD……全球的大城市都盛行毫无二致的丛林法则,而你面前的可能只是一条越来越长的上班车流,和一个属于老中产的黯淡未来。 


1491790393283026317.jpg



冷酷的城市丛林法则,

仍是追寻自我的唯一出路


明明对家乡才有“安全感”和“归属感”,然而人们的脚步仍然会向着充满“疏离感”和“冷漠感”的大城市迈进。


面对这样的“精神分裂”,萨森教授一笑置之:用脚投票的价值观方向,才是你的真正认同的。


1491790409923075478.jpg


“成人从来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,然而我们终将成年。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,总可以依赖母亲,对邻里的贫富差距也不敏感。当你足够成熟独立、并且能意识到也许对你遥不可及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唾手可得,疏离感就油然而生了。” 


“这点非常可笑,但我也能理解。不过,如果你的内心不能在这个现实面前强大起来,那么你终生都会在危机感和焦虑感中难以幸福。”


“好在城市总能让人强大。比起一团和气的家乡,这是一个苛刻到令人痛苦的地方,存活下来的人往往形单影只却坚不可摧。”


1491790425134038970.jpg


萨森告诉Lens,这种心态可以概括为,“我虽一人独行,但却行走在自己的城市。”


这气度源于职场竞争带来的坚韧强悍,以及独处时光带来的关于自我个性的清醒认知。



为什么城市总是“女多男少”?

也许答案只是“生存”


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,家乡的寥落的境况往往已经不能支持正常的生存。这种状况在女性的面前,尤为严重。


男性在旧乡村和小城镇比女性更加容易立足,而有勇气面对城市丛林法则的女性,总会为了生存而背井离乡。


在中国,这还要加上文化上的原因:女性借助进入城市的机会,逃离大男子主义统治下的农村。


这也是很多年轻城市女性虽然时感孤寂,却不迟迟愿结婚的原因:她们宁愿不被那种自己最终会感到厌倦的男生勾搭。


1491790481217070226.jpg



城市残酷物语的开放结局:

属于桃源的勇气和属于青菜的尊严


美国神学家尼布尔曾写下这样的祷文:愿上帝赐予我勇气,让我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;愿上帝赐予我平静,让我接纳我无法改变的事。


而萨森对这两种态度都很欣赏,改变不仅需要勇气,也有时也需要“放下身段”服软;而接纳自己的现状,淡然以处,往往需要更加恒久的忍耐和尊严。


“对于敢于尝试的人们,世上总有各种各样非凡的可能性。”萨森向Lens分享了一个由失业的科技怪咖们谱写的欧洲版“桃花源记”。


1491790510060036989.jpg


“一些从高科技公司失业的人们并没有把自己定死在‘高级知识分子’的身份上,而是离开大城市、搬到了西班牙的一个被废弃的小村庄做起了农民。他们用了两年的时间种起粮食来,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字技术为自己的作物开辟了一个新市场。”


在这个关于“改变”的城市故事中,充满了随时就势的机智、迁徙和创新的勇气,是萨森最喜欢的一个结局。


而关于淡然接纳生活的部分,她最欣赏的则是四十年的她在中国遇见的那些贫穷村民。


1978年,萨森跟随一位人类学家的研究小组来到中国。那时文革刚刚结束,年轻的萨森还是个亮闪闪的金发姑娘。


不论街头巷尾,只要萨森出现,都会引起不少好奇的目光。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开始尾随这个异国情调的身影,默默无语、随走随停,让年轻的萨森忍俊不禁。


1491790526587018485.jpg


做研究的日子,她住在中国南方一个非常贫穷的村子里。


“那时,每天早晨都会有一辆卡车来到村里卸下一堆绿叶蔬菜,这通常就是村民三餐仅有的全部内容了。神奇的是,中国人会在烹饪早中晚餐时,会把这些绿叶子做成味道完全不同的三种菜肴。”


1491790542882059884.jpg


“让我惊讶的是,即使经历着长时间的困苦,这些中国人并没有对自己的生活随便凑合,他们居然还会分出精力来照应一日三餐的各种细节,淡然有序、充满尊严——这是一种可贵的传统。”


一种在残酷的现代城市中也绝不应当失落的传统。



文 / 刘明珠

图文版权为“Lens·重逢岛”所有

鸣谢:启皓北京

如需转载,请联系后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