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像每个热闹的角落,总是有一场赶不走的广场舞,每隔一段时间,你的朋友圈也会升腾起一场讨论:“逃离北上广”,或是,“重回北上广”。
夹在中间的,是类似“破碎的大理梦”,或是“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”,等等。
无论什么样的心情和观点,都会有人提供证据,挑逗你的焦虑,告诉你不是孤单的那一个。
于是,每隔一段时间,因为工作的状态,情感的变动,或是某个莫名的原因,你可能也会想一想:
好吧,可能有另外一个城市,更适合我……
最近,又格外热闹一些。
因为年后换工作的传统,也因为二线城市为了吸引人才,给出了很多优惠政策。
在北上广深之后,这些城市想要跻身超级城市的热情,是不用怀疑的。
除了争着建机场、建地铁,连城市宣传片,也都是豪情满怀。
可是,你记得住哪一个城市的宣传片吗?
千篇一律的“历史—产业—高新区”。
一说城市魅力,就得是宏大华丽,宏大是航拍产业园,华丽是有白人逛街的写字楼和购物中心。
解说词也是千篇一律,从完全没办法对号入座的“xx之城”,到高频率出现的“人杰地灵、得天独厚”“新能源、新科技”,加上解说员激情昂扬的盛世腔。
让人疑心他们到底想要展现城市魅力,还是在完成向领导的政绩汇报。
虽然不必拿这个当做选择城市的参考,也不必拿这个否定一个城市的真实魅力,但还是觉得,套路背后,多少是因为忘了:
人和生活,是不是才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?
一个城市,最吸引人的魅力是什么?
说到这里,请你回头看一下今天推送的视频:
题目叫做:“这是让我感觉活着的城市”
视频里的人物,是我们在印度瓦拉纳西遇到的一位导游,他在博士阶段曾经去过日本等地,很喜欢日本人对工作的尽心尽力。
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,因为瓦拉纳西一直能让他感到平静和满足。
“虽然我在这儿挣不了很多钱……”
这里有很多糟糕的东西,比如交通,比如污染,比如洪水泛滥。
但人们很少有恨意,“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生活中需要去面对的。”
每当他情绪低落,感到孤独或是巨大压力的时候,他就会到恒河边坐一坐。
“就只是坐在那儿……再回去的时候,整个人就回归了平常。”
一个城市里,能有一个那样让人放空的地方,是很重要的。
而且,在这里,他感觉自己可以远离物质追求。
“这是让我感觉我活着的城市……”他很肯定地对Lens说。
这样,他可以更专注在自己身上:
“这个世界在变化,技术在发展,面对这些革新我会不断去更新自己”。
但说到“活着”,每个人对它的定义,大概是不一样的。
它同你的生活方式、你的欲望和梦想挂钩。
选择某一个城市,有时就是在选择某一种活法。
埃隆·马斯克在凡尔登湖或许会闷死,大卫·梭罗出现在华尔街,则有很大概率会选择自杀。
硅谷创业教父保罗·格雷厄姆就认为,不同的城市会发出不同的信息:
“纽约告诉你,最重要的是:你要赚更多的钱。”
“硅谷对聪明脑瓜很是偏爱,它传递的消息是:你应当更强大。”
“在洛杉矶,出人头地似乎事关重大。”
“巴黎曾经是一个伟大的知识分子聚集的中心……它现在发出的消息是:做事要有风格。”
城市发出的这些消息,对个人能产生很大的影响。
“在每个时代里,大多数做出大事的人都扎堆在少数几个地方。”
格雷厄姆把他的这套观点写在了《市井雄心》里。
在他看来,伟大的城市“能够提供听众,选择同行。”
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你才会更清楚什么样的城市更能满足你的“雄心”,让你感觉自己真正活着。
“‘剑桥+好天气’就不是剑桥了。在剑桥遇到的那些人可不是随便去的,总要做出点儿牺牲——物价很贵,有点儿脏乱,而且天气很差。所以那些在剑桥落脚的人是奔着聪明人堆去的,他们可不在乎风雨交加中趟过泥泞的街道去吃一顿挨宰的晚饭。”
可是,不是谁都知道自己要什么。
越是在一个物质丰盈、丧失憧憬的时代,人越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。
格雷厄姆对此心知肚明,他的建议也很简单,趁着年轻的时候,多换几个地方,“反复试验去找到去哪里生活。”
“你要是在一个城市过得很自在,有找到家的感觉,那么就倾听它在诉说什么,也许这就是你的志向所在了。”
我们之前有一条推送:《房子啊房子,年轻人还买不起,而中年人已经开始失去》
其中,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萨森,也聊起过人们在不同城市间的选择。
面对种种 “精神分裂”,萨森说:
“用脚投票的,才是你真正认同的。”
所以,问题来了:
你觉得一个城市最吸引你的魅力是什么?
在哪个城市里,你最能找到一种“活着”的感觉,为什么?
视频和图文为“Lens·重逢岛”所有
如需转载,请联系后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