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随想
-
资讯
角色/声音/世相/新知/数字/灵感/日历
-
这是一座由电线网织起来的城市,好像如果哪所房子失去了这个牵连,便会在烈日里融化并被纵穿城市的胡格利河冲走一样。那网将整个城市隔成上下两半:网下的街道拥挤,脏水横流;网上的屋顶阳台上种着鲜花和香草。像很多大城市里一样,加尔各答被分割成许多截然不同的世界——其中不少是这片土地的典型问题。(文/张墨)
-
两次采访,此后又不断往来补充确认各种信息,Lens在8月号带来这组52页的《窥视妹尾河童》。不仅涵盖老人的海报、舞台设计、自传小说、“窥视系列”等创作背后的信息,还回顾了他的人生各期:父母的影响、与茂子特别的婚姻形式、有趣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。即使不是河童迷,也能找到太多细节值得咀嚼。(文/ 本刊特派记者 法满 洪天 发自日本东京)
-
社会主义时期,扬·索德克在国际上有着响亮的名声,却在捷克斯洛伐克一片寂静。他曾经白天在工厂做工,晚上在地下室里拍摄各种突破禁忌的肖像。他与女人保持着复杂的关系,并用摄影去探讨。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当中……在布拉格和北京,他连续接受了Lens的专访。(摄影/扬·索德克 文/米洛斯拉夫·安布洛兹)
-
本期封面摄影来自帕特里克·德马舍利耶,他是为数不多的在主流社会享有盛誉的时尚和名人摄影师。“透过他的镜头,每个女人看起来都更漂亮了,更加像她自己,他从不让照片凌驾于拍摄对象之上,连最挑剔的名人看到他拍的照片时都会很高兴,这就是帕特里克传奇般的亲和力和耐心。”(摄影/ 帕特里克·德马舍利耶 文/ 本刊记者 戴路)
-
薇薇安·迈尔,一个终生以保姆为业的女人,一生寂寂无名,却在去世不到5个月后,突然成了世界范围内炙手可热的“摄影大师”,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?(摄影/ 薇薇安·迈尔 文/ 本刊记者 胡阳潇潇)
-
“人们对成名的渴望从大量自拍作品中可见一斑,这些照片在表演的基础上加入了模仿的元素。艺术家不仅可以创造一个新的角色,而且可以在回到‘ 真实’的自我前扮演成‘他者’。”推介画册《自动对焦》,梳理了自拍照的历史,并更多立足于当下:许多艺术家如何用这种形式创造性地表达?
-
专栏 | 萧红:挣扎着向上飞行
文/ 郭玉洁